2019.12.31

再见,2019。你好,2020。

2019年回顾。

2018年的事情还历历在目,转眼之间却已到了2020年。一年前的今天我曾经用12张照片回忆了我的2018,今天也来回顾我的2019吧。

学习

2019年是伴随着考试周一起来的。虽然我自己认为我的大二比大一学得稍微认真了一些,甚至得到了人生中第一个绩点4.0——公共基础日语(一),奈何一门马原把我打回了现实。65分,绩点1.70,3学分,一门课让我的均绩降了大概0.1,于是大二结束时我的绩点甚至低于大一结束。在此,奉劝大家:认真选课,认真上课,认真考试,一旦分数出来,哭的机会都没有。

65分的马原
65分的马原

当然,一门课不足以打消我学习的积极性。大三上学期,我原本还是打算选满25学分,奈何周四排课拍得太满,单周从第1节课一直上到第11节实在吃不消,于是我在选课的时候退掉了体育,最后24学分坚持到了现在。本学期截至目前我还有4门课总计9学分的课没有结束考试,即使迎来新年也不能忘记考试啊。

在这一年的课程中,或许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课程就是暑假的环境综合实习二吧。这门课是真正地把理论和应用相结合,我们不仅经历了野外采样的各种意外(忘带仪器、仪器故障、样品瓶炸裂等等),还经历了实验室的各种意外(标线偏差太大、样品不够用等等),以及拿到一堆数据自己想办法分析。另外感谢马丁和朱颖两位大佬担待,尽管我啥也不会,但我还是作为组长带领全组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环境综合实习二D组合影
环境综合实习二D组合影

另外,在自己学习的同时,我还不断为大家输出自己的学习资料。2019年初的时候,我的学习资料库还只有小站上我自己整理的文字资料。这一年中,我整理了自己收集的其他资料,同时恰逢北大网盘开张,我的学习资料库也顺势搬入了北大网盘。希望我的学习资料能帮助环院的大家甚至北大的大家能够更方便地查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

我的学习资料库
我的学习资料库

2020年,学习还是要学的,在我计算了毕业所需的学分之后,我发现下学期只需要选17学分,大四上学期选4学分即可毕业。于是我决定下学期预选阶段全部选通选类,反正限选课没多少人抢。至于暑期,还是不要选课了为好。

科研

虽然2018年的时候就在为“进组”而发愁,但这件事还是拖到了2019年。刚开学的时候开了一次班会,会上童老师提醒我们尽早参与科研,然而当时的我一点头绪都没有。带着一头雾水,我和童老师约了时间面谈,于是我就被收入了童老师的课题组中,来到了320实验室,认识了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们。

八九个月以来,我在实验室学会了如何装柱子,如何通溶液,如何合材料配溶液,如何测Zeta电势、粒径、ICP、荧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真正进入了课题组做实验,我才真正把环境监测课、土壤与地下水课等课程讲过的东西真正用了出来。

在实验室的这些日子,我受到了320的师兄师姐的很多照顾,大家都是非常温柔的师兄师姐呢。尤其应该感谢这两学期指导我做实验的张梦雅师姐和李萌师姐,如果不是两位师姐耐心指导,或许我现在早就打消了做实验的念头,早点收拾行李准备回家打工去了。

陪伴了我两个学期和半个暑假的“柱子”
陪伴了我两个学期和半个暑假的“柱子”

2020年,实验大概还是会做下去,至于2021年我在哪里做实验,我也不知道,但我希望还能留在燕园吧。

院学生会

上半年我还是宣传部的部长之一。众所周知春季学期活动并不算多,女生节、文化节的东西我基本都已经不是主力了,青协委托的展板我也交给了蒋徐琳做。当然,最让我头疼的还是宣传部的接班人,尽管宣传部人才辈出,但因为宣传部和其他部门的人员重合度太高,不少部员都被其他部门钦定了,于是宣传部的接班人毫无悬念就是李正茂和陈婷了。像去年一样,我们举行了非正式的接班仪式(吃饭),从毕业晚会开始新的学生会部长团就开始工作了。

下半年我稀里糊涂就成了副主席,好在好几个部长都和我熟,沟通起来也没有太大的障碍。当然,尽管已经大三了,我还是闲不住,暑假里把《环院直通车》从头到尾重做了一遍,还在新生报到现场待了半天,基本上见过了所有的19级新生(虽然我不太认得全)。开学之后我还混迹在各个部门蹭饭,数了一下大概蹭了3个部门的4顿饭吧。虽然我一直说等不忙的时候请他们吃饭,然而到现在都没成,估计明年也不太可能有机会了吧。

2019的第2次迎新现场
2019的第2次迎新现场

2020年,上半年我大概还会在学生会留着,下半年大四大概不会了吧。

志愿活动

2019年的志愿活动我也没少参加。上半年的五四长跑,因为我跑不动,所以就报名了志愿者。不得不说这次活动的准备是真的充足,主管老师甚至给我们培训了如果遇到扰乱社会秩序的人应该如何应对。当然,还好一切顺利,预案中想到的意外情况一个也没发生。另外,学校举办的毕业典礼和开学典礼我也报名了志愿者。不知为何,每次典礼现场听到《燕园情》的时候,我都不由自主地为北大而感动。或许这正是北大人的情怀吧。

五四长跑志愿者
五四长跑志愿者

另外,10月份我时隔两年又去了雾灵山的留守儿童学校,尽管我知道我并不是很喜欢小孩子,但我还是去了。那里和两年前已经截然不同,校舍搬了位置,小朋友的数量也减少了不少。正如我返校当天的朋友圈所说,“我们可能无法改变中国教育的现状,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2020年,我或许还会继续参加各种志愿活动吧。不知等我2021年本科毕业的时候,又会是谁来指导我入场呢?

其他学工

2019年不知道咋回事我就进了SDS(北京大学学生发展支持),虽然我似乎是在报名截止后才填了问卷,但不知道为何我还是被录取了,甚至没有面试环节。我在SDS大概也就做了几次微信排版,实在没啥贡献。不过SDS的资源是很多的,汇集了各院系各年级的朋友们,负责人是李尽沙沙师兄,能够邀请来的嘉宾也都是各界大佬,不愧是北大最大的学习组织。

此外在今年高考之后,我再次参加了山东招生组的招生工作。由于今年出分的时间在考试周后,因此我终于有机会亲临现场招生。然而我还是深感经验不足,好在山冲师兄在现场指挥,才让我显得不太尴尬。虽然我的高中母校2019年高考成绩不算太突出,但我希望2020年母校的学弟学妹都能考出好成绩吧。

2019招生工作证
2019招生工作证

2020年,SDS还是要留的,招生组也还是要留的。今年高中母校的高三年级老师又是曾经带过我们的老师,我更要回去。

瞎搞

2019年,我还是喜欢到处瞎搞。虽然我搞出来的东西可能不是多高级,但是至少我动手了。

6月,为了迎接毕业晚会,我用网络上已有的软件“酷Q”搭配C#写了一个弹幕墙的插件,经过三次晚会的调教基本上已经可以稳定运行了。于是这三场晚会上几乎随时都可以看到大屏幕上方飘过几行吐槽的文字,甚至是表情包。

11月,由于莫名其妙在树洞上被挂,于是我萌生了开通公众号的念头。开办公众号一方面是想把自己写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多一个平台发出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向大家提供更多学习资料和技能。截止2019年12月31日,总用户数57,作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公众号来说我已经很满意了。

12月,因为一些原因,我勇敢地在新年晚会上报名了节目,唱了两首日语歌:星野源的《恋》和花泽香菜的《恋爱循环》。当然,由于我唱歌不在调上,所以唱成了“恋爱死循环”。我还安排了宣传部的部员录像,如果想看视频,那就想想吧。

恋爱死循环
恋爱死循环

2020年,我还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继续创造出奇怪的东西。

日语

2019年,我仍然在学习日语,并且报名了两次考级,7月考了N5,过了(虽然没有去拿成绩单);12月考了N3,自我感觉不咋地,成绩还没出来。虽然我在暑假为自己制定了明确的学习计划,然而这个计划现在还没执行完,《大家的日语 初级2》才翻了几页,红蓝宝书也没怎么看。

尽管我的日语水平不咋地,但我还是硬着头皮对照日语和英语翻译了一个游戏——3DS游戏《路易吉洋馆》,并公开发布了出来。虽然翻译质量不咋地,但至少也是完全翻译,能让人读懂的水平吧。当然,这个项目2018年就开坑了,但是2019年才算克服了技术难题正式发布出来。

《路易吉洋馆》汉化界面
《路易吉洋馆》汉化界面

2020年,希望我能稍微多抽出来一些时间继续学日语,争取能在本科毕业之前考完N1吧。至于汉化,如果还有这种数据结构简单、文字也少的游戏,我说不定会练练手。

总结

这些文字肯定不能代表我的全部2019,但篇幅有限,加之目前还在考试周,不多说了。祝大家2020年事事顺利,天天开心!